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交通运输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解读

《交通运输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解读

来源:交通运输部 发布时间:2021/11/18浏览:8844

  近期,交通运输部联合国家标准委、铁路局、民航局、邮政局联合印发了《交通运输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对此,交通运输部在线访谈栏目邀请到部科技司刘振奎副司长对《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总体思路和任务部署进行解读。
 

  《规划》的编制背景和工作过程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出台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修订了《标准化法》,特别是今年8月印发的《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进一步明确了标准化在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重要作用,对全面加强标准化工作提出了要求。交通运输部非常重视标准化工作,将标准作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促进综合交通运输一体融合发展,提升行业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都对标准化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为进一步强化综合交通运输标准体系建设,促进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和邮政等各种运输方式、各领域标准协调衔接,部决定编制《交通运输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并纳入“十四五”规划体系。
 

  在部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领导下,我们组建了由部科学研究院牵头,铁道科学院、铁路经济规划院、民航科学研究院、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等参加的联合编制组,3次征求各部门、各省份意见,小鹏部长主持研究审议3次,今年9月经党组会审定后,以交通运输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文件形式联合印发。
 

  《规划》定位为综合交通运输专项规划,覆盖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和邮政五大领域,涵盖国家、行业、地方、团体、企业标准五个层级,包括政策制度、技术标准、国际化、实施监督、支撑保障等五个方面,指导全行业“十四五”期的标准化工作。
 

  “十三五”以来,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取得的进展和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三五”期,交通运输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精神,推动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今年7月,我司发布了《交通运输标准化发展报告(2021年)》,对标准化工作进展进行了全面总结。这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一是构建了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成立了交通运输部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部主要领导同志作主任,国家局领导作副主任,统筹推进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印发了首部标准化领域部门规章《交通运输标准化管理办法》,制定了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和邮政各领域制度规定,构建了更加科学完善、协调配套的政策制度体系。组建了全国综合交通运输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研究制定涉及两种及以上运输方式协调衔接和共同使用标准制定,各方式各领域标准协调衔接水平显著提升。
 

  二是交通运输标准体系基本建立。联合国家标准委印发了《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首次对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等领域的6489项标准(含现行标准和规划标准)进行梳理,摸清行业标准体系建设的“底账”。五年来,我们发布了综合运输、安全应急、绿色交通、物流、信息化等五个专业标准体系,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支撑雄安新区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交通相关)》等,聚焦综合交通枢纽、旅客联程运输、货物多式联运、安全绿色交通、新基建新业态等领域,累计发布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1671项,地方标准1100余项。经过努力,交通运输领域现有国家和行业标准3850余项,基本建成了适应行业发展需要的标准体系,各项工作基本实现“有标可依”。
 

  三是标准国际交流与合作成果丰硕。国际标准制定不断取得突破,我国在高速铁路、集装箱、智能交通、疏浚装备等领域主持制定了26项国际标准,国际话语权和参与度不断提升。发布290余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外文版,推动7部公路工程标准外文版在海外出版发行,全方位推介中国标准。中国标准外文版已经覆盖了英、法、俄、印尼等多语种,为海外广泛应用打下重要基础。
 

  四是标准实施效能充分显现。建立了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各领域2380余项行业标准文本实现免费公开,方便群众便捷查询使用。建设了国家道路与桥梁、水运工程和船舶舱容积计量站,组建了全国公路和水运工程专业计量器具计量技术委员会,建立了24项部门计量标准,发布了157项计量技术规范,公路水路计量检定校准及认证认可能力明显增强,行业量传溯源体系基本建立。强化标准实施监督,全面开展重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目前抽样合格率总体保持在90%左右,为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十四五”期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要求
 

  “十四五”时期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联合国可持续交通发展大会上就深化交通全球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发出5点倡议,提出要加强制度规则“软联通”,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加快形成绿色低碳交通运输方式等,是“十四五”期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的根本遵循。《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要求加快构建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在基础设施、交通装备、运输服务、安全应急、节能环保、智慧交通、国际合作交流等方面对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要求加快制定综合交通枢纽、多式联运、新业态新模式等标准规范,加强不同运输方式标准统筹协调,构建符合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等。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和“双纲要”要求,“十四五”期交通运输标准化工作要体现“三个更加注重”,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更加注重高质量标准供给,实现由“量”到“质”的转变。要抓好标准提档升级,实现从“有标准”向“有好标准”的转变,用高质量标准助力高水平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坚实基础。
 

  二是更加注重标准化“全链条”机制建设,实现由“点”到“线”的转变。要围绕标准化工作全链条、全环节,加强标准实施监督体系、政策制度和支撑保障体系建设,实现标准与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国家质量共性基础设施的充分衔接,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三是更加注重国际化发展方向,实现由“国内驱动”向“国内国际相互促进”转变。要提升国内外标准一致性程度,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推动中国标准融入国际标准体系,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完善全球治理。
 

  “十四五”时期,交通运输标准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十四五”期交通运输标准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就是“一条主线、四个着力”,即:以建设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为主线,着力加强重点领域标准有效供给,着力提升标准实施效能,着力推动标准国际化发展,着力提升标准化治理能力,为推动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提供有力保障。
 

  “十四五”期,交通运输标准化发展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高质量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在体系结构方面,完成国家和行业标准制修订1200项,重点是加快综合交通运输、新基建、新业态新模式、应急保障等新兴领域和“短板”领域标准制定。这是根据《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综合了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和邮政各领域标准制修订需求,经过充分评估和计算得出的。在标准质量方面,要进一步提升标准制修订效率,将标准制修订周期从现在的约25个月压缩至18个月以内。这与国家标准化发展目标保持一致。
 

  二是标准运行机制更加健全。标准化政策制度体系更加完备,标准与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充分衔接,促进交通运输工程、产品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交通运输重点产品抽样合格率将从现在的90%左右提升至95%以上,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标准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推动工程建设、装备制造等领域标准在海外得到更加广泛应用,铁路装备、疏浚装备等重点领域标准率先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规划》提出国际标准转化率要达到85%以上,进一步提升国际国内标准一致性程度,加快推进国际国内标准一体化进程。
 

  《规划》部署了“七大重点任务”
 

  一是加强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主要包括标准化政策制度制定、支撑机构建设、标准化科学管理等方面具体任务。二是构建适应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各专业领域标准体系建设,健全强制性标准,优化提升推荐性标准,以及团体和企业标准化建设重点等具体任务。三是加快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标准研制。主要包括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及乡村振兴战略标准体系建设和运行机制方面的具体任务。四是加强重点领域高质量标准有效供给。聚焦交通强国建设要求,提出了基础设施、交通装备、运输服务、智慧交通、安全应急保障和绿色交通六个方面标准制修订任务。五是推进国际标准共建共享。主要包括深化标准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标准国际化水平,夯实国际化发展基础等方面具体任务。六是创新标准实施应用和监督管理。主要包括建立健全标准实施监督机制,加强工程、产品和服务质量监督等方面具体任务。七是加强计量、检验检测和认证体系建设,主要包括完善计量技术体系,加强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服务能力等方面具体任务。
 

  对照重点任务,《规划》凝练了“八大专项工程”,包括区域协同发展标准化工程、基础设施标准推进工程、交通装备标准推进工程、运输服务标准推进工程、智慧交通标准推进工程、安全应急保障标准推进工程、绿色交通标准推进工程、标准国际化聚力工程等,支撑各项任务的落实。
 

  交通运输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重点集中在哪些领域
 

  构建高质量标准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也对构建交通运输高质量标准体系提出了明确要求,《规划》作出了全面部署,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要加快重点领域标准制定。《规划》提出了基础设施、交通装备、运输服务、智慧交通、安全应急保障和绿色交通等6大领域,以更好地满足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建设需要。
 

  在基础设施领域。以加快建设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为着力点,推进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基础设施,以及涉及两种或两种以上运输方式协调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和养护标准制修订。包括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客货运枢纽系统、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标准制定。
 

  在交通装备领域。以实现交通运输装备技术升级为着力点,推进以数字化、绿色化为主要特点的重大成套装备技术标准制修订,包括多式联运装备、载运工具、交通特种装备和新型装备技术标准等方面标准制定。
 

  在运输服务领域。以提升综合交通运输服务品质效率为着力点,加快基础条件、作业程序、装备技术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均等化服务标准制修订,包括旅客出行服务、现代物流服务、新业态新模式、适老化出行服务等标准制定。
 

  在智慧交通领域。以促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应用,构建智慧交通创新体系为着力点,加快智慧交通技术、数据资源融合、北斗导航系统应用等方面关键技术和共性基础标准制修订。
 

  在安全应急保障领域。以提升交通运输安全应急保障能力,建设平安交通为着力点,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安全技术、安全生产预防控制、自然灾害交通防治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标准制修订,包括设施设备本质安全、安全生产治理和应急救援和应急运输能力建设标准制定等。
 

  在绿色交通领域。以推进绿色集约循环发展,建设绿色交通,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为着力点,严格执行节能环保强制性国家标准,推进绿色交通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标准制修订,包括节能降碳、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标准制定。
 

  第二,要着力推进现行标准提档升级。将对现行有效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开展集中复审评估,形成“立、改、废”结论,消除标准中不适应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内容。
 

  第三,要进一步强化标准技术研究和和储备。开展智能高铁、自动驾驶、智能航运、北斗导航系统应用等标准体系研究,部署交通基础设施网、运输服务网、能源网、信息网融合发展标准研究,强化前瞻性、战略性领域技术标准布局,促进新产业新技术发展。
 

  如何保障《规划》的有效实施
 

  为确保《规划》落实到位,进一步统一思想,汇聚全行业加快建设高质量标准体系的合力,《规划》提出了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在组织领导方面,部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统筹协调衔接综合交通运输、铁路、公路、水路、民航、邮政领域标准,支持地方行业主管部门制定本地区标准化专项规划,强化各部门工作协同,加强上下联动。
 

  在规划实施和资金保障方面,将做好规划各项任务责任分解和年度工作安排,加强与专业领域标准体系、标准制修订计划的衔接。强化规划实施评估,将标准研究制定、推广和实施监督工作纳入部门预算保障范围,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加大标准化工作投入。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将推动在行业科技奖项和人才评选中设置标准化专项奖励,将技术人员参与标准化工作情况作为高层次技术人才评选、职称评审的重要参考。加强标准化人才培养,建设高素质标准化人才队伍。
 

  在宣传、贯彻和落实方面,将充分利用报刊、网络、新媒体等渠道,结合世界标准日等活动,加强标准化工作宣传,提升全行业标准化意识。建设交通运输标准化培训基地,加强标准宣贯,定期编制标准化发展报告,深入宣传标准实施成效。
 

  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面向行业开展标准化政策制度宣贯培训,重点对《规划》主要内容进行解读,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到位,进一步提升全行业标准化意识,提高工作水平。

附件列表

联系我们查看更多

识别号:

户    名:青海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协会

账    号:28070001040013057

开户行:农行西宁市城中支行

地    址:西宁市城西区香格里拉路2号

电    话:0971-8465076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