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证书
2021年的十月,北京车管所门前经常大排长龙。北京人在这个月没有时间关心别的事情,因为有一件关乎300万人的大事件马上就要发生了。
2018年,北京电动车管理办法正式出台,各种电动车门店都不允许再出售非标电动车,而已经出售的非标电动车则被给予了3年的禁止过渡期,也就是临牌电动车。
北京总共有300万辆左右的临时牌照电动车会在2021年的十月低到期,届时这些电动车不再允许上路。这些非标电动车的车主只能将电动车“收藏”或二手折价出售。对于电动车佩戴头盔的要求,更是一度引发了头盔热。
头部是人体最脆弱也是最容易受到致命伤害的部位,电动自行车车速可达25km/h,电动自行车事故发生时,对驾驶员的冲击力很强。在电动车交通事故中,不戴头盔的致死率远远高于其他因素。出于安全考虑,公安部交管局在“一盔一带”上也煞费苦心。
显而易见,管控的范围相较于网传范围有一定缩窄,电动车不戴头盔上路不会被罚。可当前全国约三亿的电动车并不是一个小数字,即便没有养乘骑电动车戴头盔上路习惯的人万里挑一,那也是三万个随时可能爆发的隐患。
在这种情况下,监管部门又当如何面对?如果现场执法,那么又将面对那个老生常谈的警力困扰;如果选择非现场执法,那么取证又成为了难题。
科技赋能 驾轻就熟
目前,仅依赖交警人工判断的非机动车驾驶员未佩戴头盔的监督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日渐增长的非机动车保有量和未佩戴头盔这样一种违法行为。
从执法的角度而言,显然现场执法不太靠谱,想要摆脱警力不足的困扰基本只能选择扩编,可扩编一时又难见成效。因此,如何利用广泛的道路监控,利用视觉传感由于具有信息量大、成本低廉的特点,解决未佩戴头盔检测这一问题,具有显示意义。故而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就当下的环境来看,只有在两相并重相互弥补的同时,提升非现场执法的技术手段才是顺利执行“一盔一带”这一正常最有效的手段。
如何解决取证难的问题,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AI视频识别技术日益成熟,用视频监控设备自动抓拍方式来监管纠正则成为可能。
目前很多视频结构化描述基本做到了可实现对图像对象要素内容的识别和标注,且进展已经很成熟,甚至已能够实现在前端摄像机内即可实现结构化描述。例如车辆卡口,能够实现对车牌、车型、车标、车身颜色的信息的识别,这项技术应用到电动车、摩托车的不戴头盔这一违法行为时也是同理。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人脸识别的技术应用现状方面,人脸识别在国内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但它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可靠性和准确性在部分特殊情况下仍然存在不小的误差。
仅仅只有监控设备还不够,为了更好的应对各种情况,我们还需要用物联网技术为智能监控系统擦亮眼睛,只有这样才能及时的制止、规劝不法行为。
以安防行业界龙头大华股份的科技智控方案助力交通数字化治理为例,大华基于视频AI和无源RFID技术,推出射频视频一体化感知设备,AI精准识别不戴安全头盔、载人、闯红灯、逆行等电动车违法行为,并智能取证,帮助缓解警力压力。同时,通过RFID电子车牌,借助视频感知系统,解决电动车牌真伪难辨、遮挡、雨雾天气等难题,实现电动车身份精准识读,让非现场执法更高效。
从众企业提供的解决方案来看,并非只有大华股份这一种解决思路,科达通过将其全结构化摄像机进行算法升级以赋能交通管理。在AI算法升级后,科达全结构化摄像机可自动识别骑乘人是否安全佩戴头盔,辅助交警推进非机动车安全头盔佩戴监管。不但能对不佩戴头盔的人员进行抓拍、识别,还能对于骑乘摩托车、电动车、电动三轮车的戴头盔、未戴头盔行为进行流量统计,为交警机动管控提供参考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统计数据为相关部门政策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结语
一盔一带,安全常在。为了您和家人的安全,无论是驾乘摩托车还是电动自行车,无论是在车辆前排还是车辆后排,请正确佩戴安全头盔、规范使用安全带。
附件列表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