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世界各地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在一系列推动城市健康有序发展的构想中,“智慧城市”成为许多人眼中的答案,也因此成为被广泛热议的话题。
专家观点
如此趋势下,城市发展的最大挑战在于3个不平衡,建设“智慧城市”应着眼于应对这3个不平衡。“第一是空间的不平衡,城市之间极化和虹吸现象突出,导致不同城市之间的矛盾。第二是机会的不平衡,从全球趋势来看,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口越多,贫富差距越大,造成的社会矛盾将为城市发展带来不稳定因素。第三是公共资源的发展和分布不平衡,如何提供充足而有序的交通、住房、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将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巨大挑战。
——波士顿咨询公司全球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周园
现在世界正处于利用数字化契机大踏步实现高水平城市化的过程中,需求端、消费端的巨大人口优势带动数字化设备快速普及,这将帮助中国走完西方发达国家两三百年才走完的城市化道路,并实现城市的高度数字化、智能化。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陈煜波
“智慧城市”的技术应用包括以下几方面:“智慧政府”通过部署事件管理平台为市民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智慧管理”通过建立超高速、广覆盖、智能化、安全可靠的信息基础设施,实现城市的公共安全管理和智能交通管理;“智慧民生”更高效地为市民提供社区服务及医疗、教育服务;“智慧商业”积极将移动支付、智能物流等新技术引入商业领域,如借助生物身份识别技术为商业人士免去繁琐注册手续,通过移动支付来促进旅游和零售业的发展。
——知名咨询公司埃森哲研究报告
目前很多投入从技术应用层面来看并不合理。例如,智慧城市中80%的数据来自于视频,而之前的技术对视频的处理和应用效果不够理想,所以盲目大规模应用并不合适。可以把视频内容变成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进而在后端进行处理的计算机视觉技术,能够提升城市管理过程中的视频处理能力。
——旷视科技总裁付英波
新型智慧城市更强调云网端融合的新型智能设施泛在部署,更强化数据智能、信息模型等共性赋能支撑和平台整合,更注重实现数据驱动、“三融五跨”的智慧生产、智慧生活、智慧生态、智能治理等应用服务发展。新技术创新、新标准规范、新安全配套也在同步突破和不断完善,为新型智慧城市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信通院新型智慧城市发展研究报告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包含十大核心要素。涵盖智慧城市设计、建设、运营、管理、保障各个方面。具体来说,应包括顶层设计、体制机制、智能基础设施、智能运行中枢、智慧生活、智慧生产、智慧治理、智慧生态、技术创新与标准体系、安全保障体系。
城市运营商
目前,智慧城市运营商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政企合作成立专门运营公司,“政企合作、管运分离”模式是广东“数字政府”改革的体制创新,政府部门对业务需求和服务评价担负起更重的“管理端责任”,腾讯联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出资成立了数字广东网络建设有限公司,承担“运营端”责任,负责从标准制定到需求对接乃至数据融合、系统运营等一系列工作。
二是依托大公司开展智慧城市建设运营,在浙江,政府和服务商之间的关系同样在发生变化,阿里巴巴提出做深度的合伙人,不仅是业务,甚至是资本的合作,在从过去单一的项目建设,到现在从规划、设计、建设、服务、运营等全方位地参与进来。
城市大脑运营模式
在推进城市大脑建设运营方面主要以下三种模式。
一是企业总包建设运营,城市大脑由某家企业总包负责建设运营,企业通常为该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的总包企业,或者与城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国内领军 ICT 企业。例如,深圳市龙岗区城市大脑由龙岗区智慧城市总包企业华为负责建设运营。
二是领军企业生态圈建设+主导企业运营,城市大脑由大数据局或其他智慧城市主管部门组织实施,以某个领军企业负责城市大脑的总体架构设计和核心模块建设,以一批专业化企业形成生态圈共同参与城市大脑不同模块建设,在城市大脑建设完成投入运行后由主导企业负责后续运营工作。例如,杭州城市数据大脑由杭州市数据资源局组织实施,阿里云为主体联合海康威视、数梦工场等一批企业共同建设。
三是政企合作组建公司开展建设运营,城市大脑由政企合作的公司负责建设运营,该公司通常为某主导企业和后续参与建设的领军企业合资,将该领军企业的技术方案进行落地,同时引入其他专业化企业参与建设,并承担后续运营工作。例如,北京海淀区城市大脑由海淀区企业中海纪元和百度等公司联合成立的平台公司负责建设运营。
智慧城市应用领域
1.智慧政务
随着“互联网+政务服务”深入推进,政务服务网上办理便捷性不断提升,从“一号、一窗、一网”向“一网、一门、一次”加速转变,“最多跑一次”、“一次不用跑”、“不见面审批”、“秒批秒办”等先进模式在全国范围探索应用并普及推广。公共服务在线查询、网上办理在全国范围基本实现普及,部分地区通过政务大数据、政务服务机器人等智能化手段,推动政务数据标准化、服务网络化、办理自动化,持续探索创新数字政府惠民便企服务新路径。
房地产领域,可尝试统一规划管理,将“智慧”理念和技术贯穿在城市建设、运营的整个时空维度当中,以物业服务为基础,打造智慧安防、智慧家居、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办公等应用,为人们提供更安全、便捷、舒适的品质生活。
2.智慧生产
数字经济成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通过发展数字经济形成叠加溢出效应,将更好支撑城市创新转型,引领城市现代经济体系和生产方式加速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演进。各地区因地制宜推进区域数字经济部署,大力推动本地产业数字化转型,重视数字经济监测评估,力争抢占新一轮数字经济竞争制高点,提升城市竞争力。
海南省是中国唯一热带省份,生态优势巨大。海南省充分发挥碧海蓝天、特色体验的独特吸引力,全面加大与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合作力度,以休闲旅游、康养服务为抓手,打造国际一流智慧旅游消费体验岛。通过积极举办国际电竞大赛和体育赛事,打造对接全球、服务全球的远程医疗康养服务平台、依托博鳌论坛全面提升智慧会展服务水平、打造数字商圈、发展数字新零售等关键举措,着力发展电竞游戏、数字文化传媒、智慧医疗服务和器械装备等新模式新业态,培育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驱动力的数字产业新业态。
3.智慧治理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和创新应用,大幅提升了社会治理能力,推动智慧城市治理手段和治理方式更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同时,社会治理体制机制与信息技术手段相互融合、适配,治理架构和治理过程更加扁平化、协同化、社会化。智慧治理在互联网+监管、网格化管理、视频安防等领域形成一批新亮点,智慧城市共建共治共享的智慧治理格局加快构建完善。
百度针对智慧城市、智能安防,基于大脑 AI 开放平台,构建智能视频监控平台,提供摄像头设备管理、视频流接入、视频抽帧以及视频分析和告警信息展示的全流程服务,上线了安全帽佩戴合规检测、工服着装合规检测、烟火检测、陌生人识别、吸烟识别、打手机识别等多个预置AI 技能。开发者可选择相关AI 技能,下载到本地服务器上进行部署,在部署后的系统中进行摄像头管理,完成整套业务交付。
4.智慧生态
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题中之意。在技术创新涌动和互联网思维驱动下,各地正积极探索更加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推进更为精准精细的生态监测,绿色环保、绿色生活融入公众日常,不断提升新型智慧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雄安新区打造的 5G 天地一体化生态检测系统,依托 5G 网络大速率、低时延优势,以及无人机和无人船全天候、全地形巡检特点,实现白洋淀及支流河道生态情况、水质监测数据即时上传平台分析,并支持工作人员通过监控大屏和 VR 眼镜对分析结果及现场情况实时观测,成为中国智慧生态监测新样板。
5.智慧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赋能城市转型发展始终是贯穿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驱动力。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浪潮的持续涌动,以数字孪生、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智能技术集群与新型智慧城市全面融合,提升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效能。标准规范持续出台让智慧城市“有规可依”。
福州软件园采用园区-分区-楼栋-楼层共 4 个物理层级多层管理模式,将园区视频监控、车辆管理、安防系统、配电系统、供水系统等接入 IBV 系统,对园区以全新的数字孪生形式进行管理。近两年科技部相继发布了 15 个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推动人工智能与智慧城市建设的结合更加聚集于应用场景的开发,促进人工智能核心研发能力和服务能力进一步落地。人工智能与云计算、大数据结合,融入到城市管理、智慧交通、惠民服务、智慧安防、智能制造等各类领域,不断开发城市大脑、自动驾驶、智能语音、人脸识别、智能机器人等各类智慧应用场景。
6.智慧安保
新型智慧城市创新发展为公众带来更加便捷服务的同时,网络平台复杂度指数上升也同步带来数字空间安全防范的问题。从新型智慧城市需求侧和供给侧安全发展两个视角来看,“个人隐私保护”和“自主可信”成为多方关注焦点。
为维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除了在监管制度不断完善,企业积极推进面向移动应用的违规监管工具研发,以技术手段加强智能终端安全服务能力,为用户营造更加清朗便捷的移动服务环境。同时,在自主可信方面,需要重点围绕网络安全防护、网络安全监测预警、网络安全应急处置、网络安全检测评估以及新技术新应用安全等场景,企业也需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和网络安全产业发展同步跃升。
从政府部门、企业、公众用户的应用规范化使用角度考虑,通过引入数据信息版权管理、使用痕迹追踪、身份认证技术、访问权限限制、入侵检测系统等手段指导用户规范使用数据信息应用,发挥智慧城市整体化信息应用服务的最大功效。